近期,同興公司軋鋼廠在軋線精軋區實施夾送輥改造,精整軋輥利用率提高20%,年降低精整軋輥使用成本10萬余元,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同興公司的治虧創效工作做出喜人成績!
說起夾送輥的改造,大家由衷佩服由機動車間主任薛山林、電氣作業長薛偉鋒和電工柳三武組成的三人改造小組。
同興軋鋼廠的軋線原來設計有夾送輥設備,但夾送效果不明顯,軋鋼生產過程中最后一根鋼上送不到冷床上,使用過程中增加了員工的勞動強度,更重要的是不穩定,故障多,整個軋線的生產效率受到影響,運轉下來,產量不升反而降低,同時增加了人員成本。
今年6月份以來,生產順暢,但如何進一步降成本牽動著機動車間主任薛山林的心,他看著棄用的夾送輥技術心里著實著急,為什么別人手里的先進技術到了我們這里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改造一下,把先進的技術用起來?于是帶著這個問題,他和車間的骨干力量薛偉鋒、柳三武三人經過反復研究討論10多次,每天現場觀察及測量記錄數據,并通過閑暇時間搜集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相互交流,最終確定了改造方案。經過20多次試驗和改進,夾送輥改造最終改造成功。改造后,冷床倍尺穩定,最后一根鋼也按照預計到達指定位置,極大地減少了員工勞動強度,經測算,精軋軋輥生產周期可由原來的4個月增加至5個月,年可節約成本10余萬元。改造中最有意思的是,當方案成熟時,薛三林才向軋鋼廠申請了改造計劃,軋鋼廠廠長問他為什么不提前說出改造思路,薛三林謙虛的說:“我們當初也只是一個想法,想著想著,試著做著,就成功了。”(劉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