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鋼集團首屆三次職工代表大會暨2014年工作會上的講話
李永剛
(2014年1月8日)
各位代表、同志們: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陜鋼集團首屆三次職代會暨2014年工作會即將結束了。這次會議,是在全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之際,我們集團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對于我們全集團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團結一致抓好2014年各項工作,實現控虧扭虧目標和推進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上午,張董事長做了一個很好的報告,在全面客觀總結2013年各項工作的基礎上,對2014年各項工作進行了科學扎實細致的安排,重點突出、措施得力,對于我們企業在新的一年里進一步以積極的姿態迎接各種挑戰,實現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取得扭虧增效的突破性進展和企業持續健康的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大家要認真學習領會,扎實貫徹落實,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把報告提出的各項任務逐級分解,體現到實際工作之中,確保全年各項任務目標的順利完成。
下面,我就貫徹落實好本次會議精神,強調五點。
一、信心要足,決心要大。
信心是戰勝一切困難的首要條件和根本立足點,只有樹立了堅定的信心,才能開啟成功之門、踏上通往成功的道路。面對2014年的各項目標任務,我們必須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必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意志和決心,必須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氣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怕困難,不找借口,才能心勁強、干勁足地為實現全年各項任務目標去埋頭奮斗。
我們的信心和決心來自于以積極的態度對形勢的分析和判斷,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是從大的宏觀情況來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紀元,各種改革措施即將在2014年陸續出臺,勢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積極深遠的影響和變化。同時,重民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各項舉措,將給鋼鐵行業走出困境提供新的機遇。
二是從行業的角度來看,2014年將是鋼鐵行業進一步化解產能過剩、嚴格落實環保要求、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年,整個行業將會在變化和調整中,繼續實現盤整中的向好發展。
三是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鋼材市場在中長期的時間內,仍將維持一個合理的需求增長區間。據專家預測,即使是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今后一個時期每年仍將有3-5%的鋼鐵需求增長,鋼材價格也將會逐步穩定在一個基本合理的區間。
四是從我們企業自身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們鋼后生產能力已基本實現了匹配,這就為進一步降本增效提供了好的條件。同時我們企業所處的區域優勢明顯,企業產品的市場空間沒有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全集團上下在降本增效、控虧扭虧方面的認識,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統一,這是我們戰勝困難的思想基礎。
我們的信心和決心還來自于同行業兄弟單位降本增效給我們的深刻啟示。首鋼京唐公司靠四條經驗全員挖潛增效成效突出。這四條經驗是:人人背指標、全員降成本;深挖細摳,少花錢多辦事;面向市場,全力創效增效;“把家虎”,做到滴水不漏。靠這些做法,去年京唐公司全年實現降成本近20億元。邯鋼作為鋼鐵行業成本管理的典型,其經驗在上世紀90年代就馳名全國。面對目前嚴峻的行業形勢,邯鋼緊緊抓住挖潛增效、管理增效、科技增效的“牛鼻子”,苦練內功挖效益,去年降本增效40多億元。兩個兄弟單位降本增效給我們的啟示,歸結起來就是:信心很重要,辦法來自于信心。
2014年雖然我們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但并不是說我們因此就沒有希望,恰恰相反,我們是完全可以有所作為的。我們要有這個信心。只要我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姿態,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我們就一定能取得降本增效、控虧扭虧攻堅戰的勝利,全面完成全年各項生產經營任務。
二、觀念要變,認識要新。
觀念是主體對所認識事物的一種相對穩定的態度與看法。有什么樣的觀念,就會主導什么樣的行動。觀念積極,行動必然主動,反之亦然。我們做工作、干事業,必須要有正確的、先進的、符合時宜的觀念。
我這里講觀念要變,認識要新,主要強調全體干部員工要樹立“十破十立”的思想觀念和認識,即:一是堅決破除“等、靠、要”思想,樹立“自己日子自己過,增強自主發展”的觀念,解決寄希望于上級支持,坐等機遇的問題;二是堅決破除“一味等待市場好轉,寄希望于市場恩賜”的思想,樹立“市場不相信眼淚,競爭不同情弱者”的觀念,解決心存僥幸、守株待兔的問題;三是堅決破除“困難太大太多難解決,陜鋼咋搞都是虧”的思想,樹立“只要信念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觀念,解決信心不足、畏難退縮的問題;四是堅決破除“別人的經驗的確好,我們情況不同學不了”的思想,樹立“先進企業能做到的成本、我們也能做到也要做到”的觀念,解決好強調客觀、總找借口的問題;五是堅決破除“回避矛盾、求安求穩、不愿破解難題、圖輕松”的思想,樹立“問題倒逼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解決好安于現狀、僵化保守的問題;六是堅決破除“我們的潛力已挖盡,我們的指標難提升”的思想,樹立“擰過的毛巾也能擰出水、空油桶也能刮出油”的觀念,解決大手大腳、管理粗放的問題;七是堅決破除“出工不出力、上班混日子”的思想,樹立“工作靠競爭、在崗要盡責”的觀念,解決冗員低效、盈虧與我無關的問題;八是堅決破除“收入只可增不能減,職位只能升不能降”的思想,樹立“效益決定收入,貢獻決定分配,業績決定升降”的觀念,解決完成指標和不完成指標、干好干壞都一樣的問題;九是堅決破除“我的利益大于天、企業利益我不管”的思想,樹立“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的觀念,解決利益狹隘的問題;十是堅決破除“好不好與我無關、行不行全在領導”的思想,樹立“我們守的是同一個鍋、端的是同一個碗”的觀念,解決責任缺乏、使命淡薄的問題。
觀念變了,認識新了,我們降本增效的思想基礎就更牢固了,力量就更強大了。否則,思想觀念的牢籠就會困擾我們的降本增效行動。我們必須在破中求立,立中求進。
三、目標要明,責任要清。
有了目標,才有奮斗的方向。有了責任,才有落實的動力。今天會上,我們明確了2014年的任務目標,我們一切工作,都必須圍繞這個大目標來展開,朝著這個大目標去努力,向著這個大目標奮進。
目標要明,責任要清,就是要求各單位要緊緊圍繞集團公司的全年目標,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指標層層分解體系,使所有生產要素環節和價值鏈條上的降本增效主體責任清晰、目標明確;就是要求各單位要夯實責任,各人自掃門前雪。使每個單位、每個人都要清楚本單位以及自己在完成全年目標中的責任,形成人人身上有指標,上下肩上擔責任的目標責任體系,用高效的目標責任體系,確保不折不扣地全面完成集團各項生產經營目標任務。
四、措施要實,方法要好。
措施,就是解決問題、實現目標的辦法。任務明確了,責任夯實了,就必須有實實在在的好措施、好方法去推動、去實現。要針對采供、生產、營銷環節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問題原因,一項一項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要瞄準核心環節,找準關鍵問題,對癥下藥謀求突破。要圍繞“鐵前降成本,鋼后挖效益”做足功夫,下勢解決一些制約和影響系統效益的瓶頸問題,并出臺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法。
這里突出強調方法要好。要建立考核體系,強化考核的剛性原則;要制定科學的考核辦法,用好獎懲杠桿;要敢于動真來實,必要時要實施責任追究。這樣,我們的全年工作任務目標才能落到實處。
五、素質要強,作風要硬。
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素質作風是保障。
素質要強,作風要硬,就是要“敢”字當頭。各級領導干部要敢于擔當責任,要敢于破解難題,要敢于挑戰自我,要敢于向目標邁進。“敢”既是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素質過硬的要求、也是作風過硬的體現。
素質要強,作風要硬,就是要“實”字領先。要摸清本單位實情,真心實意地去一道研究解決影響降本增效的原則問題,不搞花架子、不搞一陣風,不裝樣子、不走形式,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從實處挖潛力,向實處要指標。“實”既是素質的要求,也是作風的體現。
素質要強,作風要硬,就是要“摳”字為要。對涉及降本增效的每一個要素環節,從物資供應到計量檢驗,到生產冶煉軋制,再到營銷,都必須層層把好關,層層摳指標,形成守土有責、各把一關的降本增效格局。“摳”既是降本增效的本質要求,也是作風的體現。
素質要強,作風要硬,就是要“清”字為重。圍繞降本增效,要始終掌握實情,始終掌握本單位成本的第一手資料,始終搞清影響我們降本增效的問題,始終搞清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總之,既要搞清宏觀的整體情況,又要弄清具體細節的問題,做到問題和措施了然于胸。要善于“望、聞、問、切”,定期分析影響降本增效的瓶頸環節和薄弱點,做到過程控制、動態改善、問題明了、措施得當、有的放矢。“清”既是降本增效的本質要求,也是作風的體現。
同志們,當前我們既面臨挑戰,又擁有機遇,大家要進一步堅定信心,善于在挑戰中把握機遇,在逆境中謀求進步,認真貫徹落實今天會議上的各項安排部署,努力扎實干好各項工作,堅決實現各項既定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