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405 中國鋼鐵新聞網
本報通訊員 李長慶 梁建華
“2016年,陜鋼集團全面完成年度生產經營目標任務,全年產鋼730萬噸,實現營業收入452億元,同比減虧32億元。2016年是集團自2013年以來控虧效果最佳、改革成效最好的一年,也是陜鋼集團搶抓機遇、務實創新、積蓄后勁的一年。”近日,陜鋼集團黨委書記李永剛告訴《中國冶金報》通訊員,“2017年,我們的經營狀況還將得到進一步改善。”
這樣的變化,與陜鋼集團近年來持續開展的創建“鋼鐵美麗花”活動息息相關。
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怎樣建設美麗如花的鋼鐵企業,也成為陜鋼人思考的問題。李永剛提議在陜鋼集團各單位全面實施以“環境、素質、管理、形象、效益”為主題的創建“鋼鐵美麗花”活動,激發員工干事熱情,提升企業社會形象。于是,從2013年初開始,一場轟轟烈烈的創建活動自上而下地開展起來。2016年初,陜鋼集團出臺了《創建“鋼鐵美麗花”活動三年規劃(2016~2018)》,確定2016年為素質提升年,2017年為管理提升年,2018年為機制固化年。
4年來,陜鋼集團以“追求企業環境美麗、現場美麗、管理美麗,員工干部素質美麗、心靈美麗、作風美麗、形象美麗、團隊協作美麗,各項工作美麗、效率效益美麗,實現企業發展、員工幸福”為創建目標,轉機建制,真抓實干,使“鋼鐵美麗花”香“動”鋼城。
在機制建立方面,陜鋼集團成立了以黨政一把手為組長,分管領導及各子公司主要負責領導為成員的創建活動領導組,設立了創建活動辦公室及聯絡員。各基層單位一級一級夯實責任,形成了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協調抓、職能部門配合抓、基層單位具體抓、干部員工共同參與的創建機制。
“在創建‘鋼鐵美麗花’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通過抓現場、抓素質、抓管理、抓效益、抓形象、抓特色6個抓手,營造了良好的企業氛圍,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李永剛介紹道。
一是抓現場。活動中,陜鋼集團加大現場整治力度,通過四項管理技術(編碼、定置、標識、看板)、“6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管理等先進手段,規范現場治理,徹底清除死角,抓好“四公”(食堂、澡堂、廁所、洗衣房)整治。目前,陜鋼集團累計投資1800余萬元進行現場整治,累計綠化面積達85.2萬平方米,安裝各類標記牌、文明提示牌、道路標識牌1000多塊,新建和整治食堂16個、澡堂12個、宿舍552間、廁所303個、洗衣房3個,開通了7輛通勤車,為員工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二是抓素質。陜鋼集團在網站、內刊、微信等平臺開設專題專欄,持續開展“我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言”主題活動。同時,陜鋼集團積極開展道德典型、身邊好人、善行義舉的推選舉薦和學習宣傳活動。目前,陜鋼集團已有1名員工獲“中國好人”稱號、3名員工獲“陜西好人”稱號。
三是抓管理。陜鋼集團積極推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堅持“以盈虧為導向”的生產經營模式,精簡機構、優化人員,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其中,陜鋼集團實行的資金、營銷、供應和物流4個統管效果明顯:營銷統管解決了老體制下內部競銷不當、自相殺價的頑疾;資金統管解決了融資功能萎縮情況下,資金分散管理、使用效率不高、安全風險加大的問題;供應統管解決了分散采購存在的議價能力不高的問題;物流統管解決了物流體系固化、物流服務滯后、物流費用長期偏高的問題。
四是抓效益。陜鋼集團研究編制了治虧創效工作實施方案,確定了治虧創效目標、措施和路徑。陜鋼集團一方面推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激活治虧創效活力;另一方面嚴格控制成本費用,全流程降低生產成本。
五是抓形象。陜鋼集團將企業文化建設與創建“鋼鐵美麗花”活動緊密結合,目前已形成了以“打造中國西部最具競爭力的高端鋼鐵材料服務商,建設美麗幸福新陜鋼”為企業愿景,以“每一年,每一天,我們都要進步”為企業精神,以“真情回報員工,真誠奉獻社會”為企業宗旨,以人正、心正、氣正、行正、品正、清正的“正”文化為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
六是抓特色。陜鋼集團著力在標桿引領機制的運用上開展創建活動,形成了以“固化標桿引領模式、完善創建成果機制”為指導,以“常規標桿引領特色標桿、不同標桿縱向對比、同類標桿橫向對比”為手段的格局。目前,陜鋼集團上下共樹立了7個大標桿、13個小標桿。陜鋼集團有些下屬單位還結合實際,實施“大標桿引領、小標桿支撐”的創建模式,培育出綜合管理標桿單位、設備管理示范單位、現場管理示范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示范單位和準軍事化管理示范單位等專業標桿單位,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4年來,陜鋼集團始終堅持“責任到人制、檢查考核制和獎懲兌現制”的“三制”原則,將創建活動的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做到單位、個人目標責任清晰,完成目標任務時限明確。在一系列機制的有力支撐下,“鋼鐵美麗花”活動得以有效開展,筑牢了陜鋼集團文化建設的基礎,引領著企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