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10月17日,由陜西省國資委安排、陜煤集團組織的“追趕超越———國企在行動”采訪團來訪陜鋼集團,就陜鋼集團去產能工作和經營管理亮點進行現場座談、采訪與交流。
陜西省國資宣傳處副處長鄭恩強,陜煤集團總政工師、巡察辦主任李永剛,陜煤集團新聞中心業務主管錢鍇,《陜西日報》、新華網等11家媒體記者到訪。陜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海峰,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世禮等陜鋼集團負責人參會交流。
鄭恩強表示,1月~9月份,陜鋼集團生產經營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提前兩年實現了扭虧為盈,希望陜鋼集團與各媒體積極交流,將自己扭虧為盈的先進經驗和亮點工作充分展現出來,為今后的發展加油鼓勁。
李永剛強調,“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的理念在企業扭虧脫困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陜鋼之所以能夠很快盈利,就是因為近幾年堅持“推改革、強管理、調結構、正風氣、塑文化、強黨建”,緊抓“黨建引領力、文化軟實力”,打贏了“信心仗、改革仗、管理仗、結構調整仗”4場硬仗,這些好的經驗和做法都值得發揚和銘記。
楊海峰表示,陜鋼的去產能工作主要從3個方面入手:一是積極響應國家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圓滿完成去產能任務;二是妥善安置富余人員,同時保證職工隊伍穩定;三是專款專用,規范使用去產能獎補資金。楊海峰還從10個方面匯報了陜鋼的經營管理工作:一是陜西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和陜煤集團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成為陜鋼扭虧為盈的堅強后盾,二是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陜鋼的扭虧為盈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三是確立了獨特的發展戰略,四是形成《三年治虧創效方案》,五是推行體制改革,六是強力推進機制改革,七是強化運營改善管控,八是充分考慮釋放鋼鐵產能在陜鋼扭虧為盈中發揮規模優勢,九是追趕超越激發企業活力,十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
楊海峰、楊世禮等回答了在場記者的自由提問,楊海峰還接受了陜西廣播電視臺的專訪。(梁建華)
中國冶金報10月26日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