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鋼集團在陜鋼龍鋼公司召開了文明單位暨“美麗陜鋼”創建現場推進會,號召全集團公司學習龍鋼環保經驗,全力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會議期間,《中國冶金報》記者對陜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海峰進行了專訪。
走在龍鋼寬闊的柏油大道上,看著花圃里各種爭奇斗艷的鮮花,楊海峰笑著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說:“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宏偉目標,關鍵在于落實。”
“一直以來,說起鋼鐵企業,人們普遍有著氣味嗆、灰塵大、路難行、臟亂差的印象,總結下來就是‘傻、大、黑、粗’。陜鋼通過科技創新和新技術裝備的應用、廣大員工的通力合作,使各種廢棄物得以充分利用,樹立綠色鋼鐵企業新形象。在此基礎上,陜鋼還要大力營造‘全系統提質增效,全方位追趕超越’的良好氛圍,厚植富有陜鋼特色的進步文化、‘正’文化和‘陜鋼現代版長征精神’,通過企業形象的改變促進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楊海峰說。
楊海峰介紹,創建“美麗陜鋼”最初是根據陜鋼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提出的。當前,陜鋼面臨的轉型升級任務十分繁重,要盡快打造中國西部最具競爭力的高端鋼鐵材料服務商,盡快實現建成美麗幸福新陜鋼的愿景,加快企業文化建設,用文化來聚心聚力、優化管理。要實現這些目標,陜鋼首先應從改變企業形象入手。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環保越來越重視,陜鋼下屬公司紛紛采取一系列綠色發展措施,全力打造花園式工廠。
“比如,陜鋼漢鋼公司地處長江上游的三國古戰場定軍山下的勉縣。那里山清水秀、草綠花香,諸葛亮墓、武侯祠、馬超墓等文化古跡薈萃。隨著漢中市旅游業的發展,漢鋼生態文明建設逐漸提上日程。為此,陜鋼提出創建‘鋼鐵美麗花’,加大環保投入力度,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加強環保整治,做到‘污水不外流,煙塵不外放,物料不露天,道路不揚塵,四季有綠色,三季有鮮花’,使漢鋼成為生態、綠色、環保的現代化鋼鐵企業,成為人們進一步了解鋼鐵冶煉流程的一大特色旅游勝地。”楊海峰說。
楊海峰接著說:“又比如,陜鋼龍鋼公司地處黃河之濱,曾幾何時,企業所在地區渣山堆積,道路灰塵蔽日,污水橫流,空氣嗆人。龍鋼是個老企業,環保方面的基礎設備較為欠缺,在綠色發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來,龍鋼全力推進節能環保技術改造,高效利用轉爐、高爐廢氣;推進廢水、污水凈化處理和資源化工作;建設西部地區最大的室內原料庫,減少原料揚塵;將‘揚灰路’建成寬闊的硬面水泥路,并在道路兩邊設立光伏和風力發電路燈,將30多輛通勤公交車全部變為電動車……一系列環保舉措,使龍鋼變了模樣。”
從龍鋼軋鋼廠空中走廊上往下看,《中國冶金報》記者發現車間整潔干凈,生產秩序井然。走廊墻上掛著醒目的口號和標語,以及先進人物的照片和事跡,地上整齊排列著一盆盆鮮花和綠植。楊海峰說:“在創建‘美麗陜鋼’上,龍鋼舍得花錢,也舍得下功夫。如今,陜鋼各公司間會相互比較,看誰家環境更優美,建設‘美麗陜鋼’已成為集團上下的共同心愿。”
在龍鋼廠區一處大花園旁,楊海峰問《中國冶金報》記者:“你知道這里過去是什么?”看著記者茫然的表情,楊海峰笑著說:“這里過去是龍鋼最初建設的一座高爐。由于規模小,在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龍鋼毅然決然地把它拆除了,并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個花園,讓見證龍鋼發展歷史的功勛爐,以另一種形式永遠留存在員工的心中。”
“我們要在全集團大力推廣龍鋼的綠色發展經驗。”楊海峰說,“這次在龍鋼召開現場推進會,就是要讓集團所有單位的領導和有關人員看到,創建‘美麗陜鋼’的任務雖然艱巨,但事在人為。如果龍鋼能在環境較差、環保基礎薄弱的情況下,把企業打造成一個美麗的花園式工廠,那么,其他單位更可以做到,甚至超越。
陜鋼上下都應該做‘美麗中國’的積極推進者,以清潔、綠色、低碳發展為重點,以轉型發展、提質增效、追趕超越為主線,以‘現場、素質、管理、形象、效益’為主題,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引領,推進‘美麗陜鋼’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著力打造更高標準、更高水平的綠色家園。”
來源:冶金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