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苓 劉紀生
“2018年,是陜鋼集團追趕超越、創造歷史最好生產經營成績的一年,是陜鋼集團深化改革、朝著高質量發展邁進的一年。”2019年元旦前夕,在組織并參加陜鋼集團年度工作會、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陜鋼集團龍鋼建廠紀念大會期間,忙碌的陜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海峰,抽暇接受了《中國冶金報》記者的采訪,并這樣總結了剛剛過去的2018年。
反思2018
成績可圈可點,為何要深化內涵式發展
從歷史的角度看,陜鋼2018年的成績的確可圈可點:全年利潤總額達30億元,同比增盈10.84億元;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進入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行動”試點企業行列,綜合競爭力進入全國鋼鐵企業A類(特強);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優化不斷推進,獲得工信部廢鋼鐵加工準入資質,廢鋼加工基地布局初步完成,企業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不過,楊海峰認為更多的還是反思。他指出,經過2017年、2018年兩年的追趕超越,陜鋼得以搶抓市場機遇,連續兩年實現盈利。不過,面對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再次逐步顯現、鋼材價格理性回歸以及市場瞬息萬變等新形勢,陜鋼仍要爭分奪秒地提高生存能力,拓展發展空間,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從外延式發展轉為內涵式發展,從規模化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融入新時代,展現新作為,深化內涵式發展,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已經成為陜鋼集團如今必須肩負的新使命。
楊海峰坦言,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PPI(生產價格指數)可能繼續回落,這也意味著工業企業盈利難度或將進一步加大。“在這樣的情況下,鋼鐵行業應該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推動更多過剩產能加快出清,降低各類營商成本;積極增強微觀主體活力,號召向優秀民營企業學習,發展更多優質企業,推動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我們必須融入新時代,彰顯新作為;必須順應國家經濟發展趨勢,應時而動、順勢而為;必須主動適應行業發展大勢,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楊海峰說。
展望2019
建設活力陜鋼,如何深化內涵式發展?
楊海峰表示,深化內涵式發展,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把陜鋼真正打造成為一家健康的企業,這意味著無論市場如何波動,陜鋼都能做到依靠自己的實力,平穩健康運行。2019年,陜鋼要千方百計使同口徑成本再下降15億元,把負債率降低到70%以內。
如何實現這一系列目標?楊海峰認為,陜鋼要以成為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行動”試點企業為契機,完成既定的“五突破一加強”(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激勵約束機制,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強黨的領導)年度改革任務,盡快釋放改革紅利;建立“黨建領航、班子引領,干部走在前列”長效機制,形成領導干部目標責任表單體系,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協同力、執行力和變革力;加大“三基三對標”(三基:基層、基礎、基本,三對標:國內、行業、省內)工作力度,推行精益生產和精細化管理,抓好基層管理、夯實基礎管理、強化基本功能,打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另外,深化內涵式發展,陜鋼還要突出全系統、全過程成本控制,加快彌補生產經營和管理等方面的短板,努力縮小同先進企業的差距,全面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關于陜鋼2019年的重點工作和任務,楊海峰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一方面是在2018年健全完善各級法人治理結構的基礎上,推進治理管控現代化建設,實現治理管控一體化;另一方面是全面落實“四化”(供銷差價最大化、生產成本最小化、目標市場主導化、財務指標最優化)經營方針,突出抓好生產成本最小化。具體來說,陜鋼要借助多種信息平臺,全面提升大數據分析的應用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集團公司每周經營通氣會的質量,更加注重對未來行業動態和市場變化趨勢的分析。例如,通過構建管理模型,使鋼材和原燃料的價格、庫存、節奏把控等形成基于數據分析的內在聯動關系,盡可能提高銷售價格、降低原燃料成本,實現供銷差價最大化。同時,陜鋼還要輔以經營成果、經營事故評價考核機制,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水平。“2019年,企業效益會隨著鋼材價格的理性回歸而降低,要提升盈利能力,還要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為此,集團公司將給各子公司下達成本降低的目標任務,并在經營業績考核和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中加大成本考核權重,各子公司要將成本降低目標層層分解到各個生產單元和輔助單位,由上至下建立起成本指標剛性下達、剛性考核的機制,確保同口徑成本降低目標的實現。”楊海峰指出。
楊海峰認為,鋼鐵企業應全面落實推動銷售戰略合作與供應戰略合作,進一步明晰戰略目標、原則和路徑,充實戰略內容,這也是企業得以發展壯大的保證。目前,陜鋼與中鐵物貿、廈門建發等單位在銷售戰略合作的基礎上,借助陜晉川甘建筑鋼企高峰論壇和西南釩鈦產業高峰論壇,進一步深化營銷戰略合作,全面提升了營銷資源整合能力。以后,陜鋼還要進一步完善和明確供應戰略目標、原則和路徑,豐富供應戰略合作內容等;進一步優化運輸模式,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長周期融資比例,降低財務費用。
楊海峰說:“落實‘十三五’規劃,重點在推進轉型升級。轉型升級的實現路徑是雙輪驅動,一個輪子是調整產品結構,另一個輪子是完善產業鏈條,同時還要通過市場化用人機制和薪酬改革,激發各級公司經營活力。我們將通過活力陜鋼建設,激發各方面活力和潛力,集聚起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使企業發展朝氣十足、動力十足、后勁十足。在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地過程中,使改革成為推動陜鋼集團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助推陜鋼集團軟實力提升和競爭力的追趕。發揮陜鋼力量,體現陜鋼擔當,努力把陜鋼打造成我國西部最具競爭力的高端鋼鐵材料服務商,建成美麗幸福新陜鋼!”
來源:中國冶金報 冶金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