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近年來,陜鋼集團龍鋼公司在陜煤、陜鋼集團的堅強領導下,扎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鐵的決心、鋼的行動,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環境綜合治理,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戰,同步推進廠區綠化、美化、硬化、亮化、香化工作,“醉”美鋼城的品牌,成為龍鋼公司在區域的一張靚麗的生態文明“標簽”。近日,筆者走進龍鋼公司,真實體驗了鋼鐵工業AAA級景區的迷人之美和蝶變重生之路……
提速綠色發展 打造人文鋼城
“綠色發展”一直以來都是龍鋼公司遵循的發展理念。60多年前,造物之手在陜西韓城這片黃土地上,播下了龍鋼的種子,也孕育了陜西鋼鐵幾代人綠色發展的奮斗基因。順應民族工業發展的大流,半個世紀以來,龍鋼公司從艱苦創業到奮發圖強,從改革改制到挺過鋼鐵寒冬,從挺過寒冬再到追趕超越。一代代龍鋼人都始終矢志不渝地按照“綠色發展”的理念進行規劃和建設。特別是近年來,在追趕超越的發展中,龍鋼公司更加注重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品位,以發展的眼光,高舉生態文明的大旗,為民族工業發展貢獻著綠色智慧。龍鋼公司形成了“固化成果不放松、注重品位抓創建、三年龍鋼變花園”的環境綜合治理作戰圖和生態化環境管理“3330”模式。并以鋼鐵行業A級達標和AAAA景區創建為目標,認真踐行綠色生態發展理念。在切實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做到雙線作戰、齊頭并進,以實際行動助推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被國家工信部評定為第四批“綠色工廠”。
鋼鐵是民族工業的脊梁,在社會的發展進程中,鋼鐵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是巨大的。而談及這一行業,大多給人們映入腦海第一印象是高能耗、高污染。而作為具有60年多年歷史老鋼企,龍鋼公司已經實現了出鐵不見鐵,煉鋼不見鋼、地面更潔凈、空中無污染的現代化、智能化企業。多年來,龍鋼公司始終不忘環境提升改造的初心,在陜煤、陜鋼集團的堅強領導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的發展要求,集全力推進企業綠色生態文明建設,為了徹底改變廠區環境,提升觀感舒適度。龍鋼公司黨政下定決心,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持續加大綠化投入。按照“見縫插綠、破硬植綠、創意增綠”和“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原則,投資3.9億多元對廠區環境進行美化、綠化及環境提升改造。綠化面積由2016年前的4萬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100.1萬㎡平方米,廠區綠化面積達到了30%,真正實現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景,冬有韻”的生態要求。同步建成了以龍鋼發展史為主線的龍鋼展覽館,開發了一館兩中心三景點為核心的龍鋼景區,并將“廁所革命”納入黨政的重點工作,建成了景區衛生間,被成功被評定為國家AAA級工業旅游景區,現已接待游客四萬余人,成為區域工業旅游的首張名片。
實施超低排放 打造生態鋼城
龍鋼公司在企業生態文明建設中,敢于自我革命,筑牢綠色制造的理念。近年來,龍鋼公司累計用于環保和環境提升的資金已達近31億元。據了解,這幾年,龍鋼公司先后投資3.9億元建成了總面積為36.7萬㎡封閉料倉,對原料區域進行全封閉,增設了霧炮裝置,抑制料倉內揚塵溢散。投資854.7萬元在廠區進出口、各料場出入口共建設7套車輛清洗裝置,對進出廠區、料倉區域車輛進行沖洗,減少夾帶、杜絕揚塵;投資2456萬元配備53輛專業清洗、清掃、噴霧車對道路實施全天候清掃、清洗,確保地面更清潔;投資1.2億元,實施了料倉、出鐵場、皮帶通廊的全封閉改造,確保運料不見料,出鐵不見鐵。特別是在2019年以來,龍鋼公司全面實施除塵器提標改造,對布袋除塵布袋材質升級換代,投資8000余萬元在燒結區域新建除塵器4臺,并實施對煉鋼轉爐一次煙氣深度凈化。同時,投資8億元啟動了對3臺燒結機煙氣超低排放改造,燒結煙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小時均值將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同時,在原有廢水處理系統的基礎上,企業投資1.1億元建設了處理能力為3000m3/h綜合水處理系統,同步建成了處理能力280t/h的超濾反滲透脫鹽制水系統,進一步提升循環水水質,2019年水循環利用率高達98%,噸鋼消耗新水1.0噸,處于國內鋼鐵行業領先水平。固廢利用是龍鋼公司著眼循環積極發展的戰略,企業投資8000余萬元建設了100萬噸轉爐鋼渣一次處理升級改造項目。2019年3月建成了膜結構循環物料堆場,與此同時,企業還致力于生產煤氣進行回收利用,建成了高溫超高壓煤氣發電系統、高爐TRT發電、飽和蒸汽余熱余壓發電機組,實現了經濟、環保和高效運行運行。全過程、全流程的綠色制造已經成為龍鋼公司向生態文明發展交出的民生答卷。
企業在大宗原燃料采購中不斷提高鐵運比例,能夠用管帶機運輸的,堅決不用汽車運輸,同時針對運輸、施工車輛進行置換,購置清潔能源車,并置換國五、國六標準車輛,全面實現了清潔運輸方式不低于80%的超低排放要求,并完成廠區物流整體規劃,正在策劃機械化綜合一次料場項目,進一步優化廠區物流結構。同時先后完成24套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安裝,并與國控平臺聯網,數據傳輸正常。建成智慧環保平臺,對全公司24套環境在線監測系統及污染源口現場畫面進行實時監控,新增11套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進行內部管控,自覺接受公眾及社會監督。同時,龍鋼公司勇擔社會責任,根據市政中水氯離子含量低的特點,將市政污水處理廠中水接引至公司回用水管網,用于軋鋼廠濁環水系統。每日可減少龍鋼公司新水消耗5000-6000m3,降低了回用水管網的氯離子含量。
并利用余熱造福周邊群眾,積極推進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利用1#-5#高爐沖渣水余熱等資源作為民生供暖,已形成了50萬㎡的供暖規模。企業全面實現“出鐵不見鐵、運料不見料、行車無揚塵、空中無污染、地面更潔凈”的奮斗目標。
不忘發展初心 勇扛國企擔當
著眼當下,立足長遠是龍鋼公司全面建設生態鋼城的奮斗使命,就是要通過對自身的嚴苛要求,守住綠色發展的初心,勇擔國企生態建設的使命,對標一流鋼企查找差距,堅定不移滿足職工群眾對環保工作的新期待。當前,龍鋼公司正堅定不移的按照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壓實以低成本戰略、升級轉型戰略和品牌戰略目標導向,朝著生態環境更美、企業效益更好、職工更幸福的前進道路闊步向前,全面提速景區高一級建設標準,深度融合龍鋼實際,用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精細的管理、更獨特的創意規劃總體提升方案,突出多維度、立體感、有層次、色彩搭配協調、讓鋼鐵文化熠熠發光,打造出龍鋼“所到之處怦然心動 所干之事打動人心”的生態文明新畫卷。恪守的綠水青山的承諾,龍鋼公司正在綠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制造的道路上闊步前進。(陜鋼龍鋼黨委通訊組)